
本文转自:大众日报
赵念东
□记者 赵念东通讯员 侯晓晴 田思凯 赵言言 报道
本报巨野讯 走进巨野县实验幼儿园的活动室,总能看到孩子们围着“机器人朋友”活动的身影:在屏幕上拖动彩色图标,就能指挥机器人前进、转弯。原本抽象的编程逻辑,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关卡,孩子们在玩中学,不知不觉锻炼了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。
“这五年来,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68.66%提升到97.77%,公办园在园孩子占比达58.11%,优质园占比超过50%。”巨野县教体局副局长李连锋说,现在各幼儿园还和小学搭起了“衔接桥”,通过“探秘小学”这类活动,帮家长和孩子打消了“上小学不适应”的顾虑。
近五年来,巨野县教体系统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,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功夫,在促进公平、深化改革、优化资源上出实招,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进步,群众对教育体育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。
田桥镇中学的“耕读园”里,黄瓜挂藤、番茄泛红,一派丰收景象。这片劳动实践基地是用学校闲置空地改出来的,学校引导孩子们走出教室、亲近土地,实实在在上了堂“自然课”。除田桥镇中学外,全县各中小学都在盘活闲置校舍,共建成23处劳动实践基地,逐步形成“一校一特色”的劳动教育新局面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巨野县拿出10.5亿元,新建、改扩建学校和幼儿园44处,还配套建了教师周转房,完善了特教学校、专门学校的设施。同时撤并了50所规模小的农村小学,改造了12处农村体育场,城乡办学条件差距越拉越小。
在巨野县高级技工学校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,机电专业的学生们操控着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,火花一闪,一条均匀的焊缝就成型了。“学校师生近五年拿了16项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、105项省级奖项。今年不仅拿到了特种作业培训资质,还高标准建设了五大实训模块,成为鲁西南地区特种作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。”学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杨华说。
巨野县职业教育一直瞄准产业需求,坚持“专业建在产业链上、学校办在园区旁边、课堂设到车间里”,让教育和产业贴得更近。现在已经形成了智能制造、现代服务、健康护理三大专业群,专业总数达18个,其中县高级技工学校的9个专业,还入选了山东省首批初中后五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。
“站在‘十五五’的新起点,我们教体系统将继续扛好‘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’的责任,深化教学改革,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重点培养有创新精神、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”巨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段红兵说。
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